文章導讀
按摩穴位是現如今許多人都非常喜愛的一項行為,這對於人體是非常有好處的,不僅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調理身體、舒筋活血等等。按背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按摩方式瞭,這位背部所含有的穴位最多因此按摩效果也非常的棒。那麼背後有哪些可以按摩的穴位呢?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。
後背什麼穴位可按摩
1、後背上有什麼穴位可以按摩
1.1、肩井穴
位置:位於肩上,前直乳中,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,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。
1.2、肩貞穴
位置:在肩關節後下方,臂內收時,腋後紋頭上l寸。
1.3、肩中俞
肩中俞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,於大椎側面2寸處。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統病癥,如:哮喘、支氣管炎等。經常按摩還能夠有效緩解視力減退、腰背疼痛等問題。
1.4、三焦俞
三焦俞穴位處於人體第一腰椎棘突之下,於大椎側面1.5寸處。其主要作用於腰痛、月經不調等癥狀。對於腹脹且有妊娠反應的女性,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1.5、風門穴
風門穴位於背部胸椎2節與三節之間,處於大椎側面2cm處。經常按摩風門穴能夠有效去除風邪,緩解後背疲乏、無力等癥狀。
1.6、心俞穴
心俞穴位於人體第五節胸椎棘突下方,大椎側面1.5寸的位置。按摩心俞穴能夠有效緩解心慌煩悶、口渴不適等癥狀。此外,心俞穴還能夠治療恍惚健忘、心悸等病癥。
1.7、肺俞穴
該穴位位於人體第三節脊椎椎突下方,大椎旁開1.5寸位置。如果肺俞穴有隆起的情況,多為胸中有肺熱、且伴隨呼吸道疾病鏡框。經常按摩肺俞穴能夠緩解皮膚腫痛、氣喘咳嗽等病癥。
1.8、小腸俞
小腸俞位於人體第一節骶椎棘突下方,旁側1.5寸位置。小腸俞如果出現氣泡轉動感,一般為女性子宮下垂的表現。而有橢圓形結節,則多半為頭暈、頸部疾病的前兆。
2、背部按摩有什麼好處
按摩上背時,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的肺俞穴,同時還有主治心臟。疾病的心俞穴,以及有理血、寬中和胃的膈俞穴。
按摩下背部時,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;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;鍵脾、和胃、化濕的脾俞穴等等。
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,對治療頭部、面部疾病、頸椎病、肩周炎等,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;4、按摩背的側部,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;盡量挺胸,按摩頸肩部的大椎、風門穴位,可以治療頸椎病、頸肩綜合癥。
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絡、行氣通竅、促進血液循環,並可以反射性調節內臟活動、增強內臟的功能。隻要堅持背部按摩,都收到瞭明顯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。
3、後背按摩有哪些手法
3.1、一指禪推法
患者取坐位,術者自枕骨下經風府推至大椎穴,再以蝴蝶雙飛勢重點推風池穴,然後自風池經天柱推至大杼穴。
3.2、滾法
患者取坐位,術者以滾法從枕骨下經風府、大椎、肩中俞滾至肩外俞。
3.3、拿法
患者取坐位,術者單手拿雙側風池穴,再拿兩側肩井穴。
3.4、按法
患者取坐位,術者用拇指分按風池、肩中俞、肩外俞、天宗穴。
3.5、搖法
患者取坐位,術者一手扶住頭後枕部,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頦,輕緩地作小幅度被動環旋活動3次。
3.5、背蹭門框法
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(即督脈)對準門棱,向門框上輕輕擠壓,並上下輕度蹭動,每分鐘大約做20下,盡量把整個脊柱都擠壓一遍。在上下蹭動時如發現一處特別痛,可在此處做左右輕度晃動,並連續幾天在此處由輕到重地按壓。在脊柱兩旁各1.5和3寸處重復上述動作。隻要持之以恒,就將體現出一定的保健效果。需要註意的是,頸部最好改用手按壓;如壓痛點長時間不消失,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。
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:http://www.qishiguan.net/zhongyiyangsheng/169.html 上一篇:【葡萄球菌用什麼抗生素】_葡萄球菌_如何選擇-